大连瓦房店:“韭菜”专业村 村民致富路

(通讯员 晋泽乔)一村有一品,一品绘村荣。在驼山乡平山村,走进一间间小小的拱棚,满眼都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韭菜。春节前后,头茬韭菜率先抢占市场,供不应求,为消费者呈上新春蔬菜的第一缕“鲜”,多数菜农也借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一茬茬韭菜,已然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重要法宝,更让平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专业村。

现在,随着气温接续回升,已经进入二茬韭菜的售卖期。赫兆君家的拱棚内,村民们热火朝天地进行韭菜收割工作。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收割,有人专注捆绑,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赫兆君有着20年的韭菜种植经验,谈及如何种好韭菜,他介绍道:“田间管理方面主要就是追肥、扬沙子,合理控制温湿度。种植模式方面则采用了拱棚种植,提高韭菜产量和质量。”

平山村种植韭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韭菜就已经在这里扎根生长。多年来,平山村的村民们不断钻研、摸索韭菜种植技术。他们巧妙利用拱棚开展韭菜种植,精准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如此培育出来的韭菜,根粗叶宽、叶色浓绿,不仅口感绝佳,还营养丰富。而且,利用拱棚种植韭菜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显著优势。驼山乡平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盖其亮表示:“截至目前,平山村已有31户投身于韭菜产业,全村韭菜拱棚面积达300多亩,年产值近300万元,韭菜已然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村民们共享技术,共同创新种植方式,不仅提升了韭菜品质,还实现了产量增长,真正达到了增收的目的。”
随着韭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打工的机会。村民们自发组成七或八人一组的韭菜收割小分队,只要种植户有收割需求,小分队就迅速到位,熟练地开展韭菜收割、捆绑等工作,无疑为村民增收开辟了又一条新路径。村民程淑霞笑着说:“我从春节前就开始干活了,割韭菜一天能赚200块钱。趁着农闲出来干干活,补贴一下家用,感觉特别好。”
平山村的韭菜产业,宛如瓦房店特色农业画卷中一抹浓墨重彩的笔触。未来,瓦房店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以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大连市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晋主任:13904286277(微信同号)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