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赴约!一座城与一场“铁马”的双向奔赴
“砰!”9月7日清晨7时30分,凡河新区钻石广场上空,清脆的发令枪声划破初秋晨光。“跑遍辽宁·金飞马漆”2025铁岭莲花湿地半程马拉松开跑,约1万名跑者身着五彩参赛服,汇成流动的“彩色洪流”,沿着环绕莲花湿地的“最美赛道”奔涌向前。
如意湖畔的呐喊、赛道两侧的欢呼、补给站的暖语,瞬间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温情拉满。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因“铁马”爱上铁岭的双向奔赴。

亲子暖健儿勇
赛道上的“铁岭精神”
“加油,咱爷俩一起冲线!”赛道上,一组亲子组合格外显眼:7岁的刘子涵和刘军手牵手,额角挂着汗珠。这是父子俩人生中第一次一起跑马拉松,冲过终点时,他们喘着粗气,眼睛里却闪着星星般的光芒,“半马跑下来虽然有点吃力,但跑的时候听到大家都在加油,坚持跑下来特别开心!我们真切体会到,原来‘不放弃’就是最好的奖牌。”

不远处,身着红色参赛服70岁的张阿姨,正调整呼吸向半马终点迈进。作为拥有10年“跑龄”的“老铁岭”,她的身影成了赛道上的“精神坐标”。“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张阿姨擦了擦汗,语气坚定,“去年‘铁马’我用2小时15分完赛,今年还想再挑战一次,铁岭的赛道这么美,跑起来浑身是劲!”

更让人动容的是“00后”本土健儿自发组成的跑团。“跑团里全是咱铁岭的年轻人,跑的时候能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劲!”跑团团长笑着说,沿途市民的呐喊、志愿者递来的水,都让他心里发烫,“能在自己的城市跑‘铁马’,既骄傲又踏实——这股凝聚力,就是铁岭振兴的底气!”

文化浓、烟火足
跑出来的“铁岭味道”
“快看!是‘机器人表演’!”3公里赛道段,一阵清脆的欢呼声突然划破人群。循声望去,银黑色的人形机器人正随着动感音乐“舞动”,灵活的机械臂转着二人转的手绢,瞬间成为赛道旁最吸睛的“氛围组”。
负责机器人表演的工作人员介绍:“想通过这种科技感的表演,展现铁岭既保留乡土温情、又拥抱新鲜事物的城市活力。”随着音乐推向高潮,机器人摆出“加油”造型,赛道旁的欢呼声与跑友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跑过此处的选手们,也纷纷举起手臂与机器人互动,原本紧张的赛程,因这场意外的“科技邂逅”变得格外欢乐。

赛道上的“文化味”远不止于此:有人扮成济公、哪吒等造型,逼真的动作神态让跑友连连感叹;有人身着东北大花袄、转着二人转手绢跑出“铁岭范儿”;还有汉服爱好者撑着油纸伞,在碧水秋荷间跑出“仙气”。赛道沿途的10个欢乐加油站,将铁岭传统文化融入赛道打造运动中的节目“流水席”,跑友在竞技中可以尽享铁岭民俗风情。

一位身披“哪吒战袍”的选手格外抢眼。红绸迎风飞扬,乾坤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步伐铿锵,仿佛真带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凛然气势。来自沈阳的胡国来赛后笑着道出初衷:“就是想给自己加点buff!咱们东北人跑马拉松,也得跑出点神话味儿。”他所经之处,欢呼不断、镜头追随,传统意象与体育精神完美交织,成为赛道上一抹动人的亮色。

同样吸引镜头的还有一位身着东北大花袄图案战袍的跑者。红绿相间的鲜艳花纹在赛道上流动,宛如一朵朵会奔跑的东北杜鹃花。“咱这装备必须到位。”来沈阳的女孩李丹婷边跑边笑,衣袂飞扬间尽显黑土地特有的豪爽与热情,“马拉松是国际赛事,咱就要让全国跑友看看啥叫东北时尚。”他们与精英选手同场奔赴,共同绘就了铁岭马拉松最动人的风景线,这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场属于每个人的狂欢节。

来自齐齐哈尔的选手王旭跑过莲花湿地时,忍不住放慢脚步拍照,早就听说铁岭‘铁马’的赛道是‘最美深呼吸赛道’,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沿途的莲花、湿地,还有补给站的火勺、烤串,全是铁岭的特色,跑一趟‘铁马’,相当于把铁岭的‘烟火气’和‘文化味’都体验了!”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品牌雪树啤酒在赛道补给站为跑友提供了冰镇鲜啤,让参赛者在竞技之余品尝到地道的铁岭味道。

这份“文化诚意”早在赛前就已拉满:从8月15日持续至9月7日的“快乐铁岭啤酒美食嘉年华”,不仅有铁岭巴赫青少年交响乐团助阵,更有引入非遗项目的“大甸子羊汤”,让跑者在狂欢中品味地道乡土气息。而9月5日至7日的“荷花音乐嘉年华”,电声乐队、网红歌手“宁柠的梦”与跑友互动,每晚烟花秀点亮夜空,将赛事氛围推向高潮。
志愿暖互助真
赛道旁的“铁岭温度”
“前三桌是功能饮料,最后一桌是矿泉水!”在补给站,志愿者顶着太阳,一遍又一遍向跑者喊话。他们凌晨5点就到岗,摆补给、擦桌子,额角的汗浸湿了志愿服,却始终笑着:“穿上这衣服,就代表咱铁岭形象。跑友从外地来,得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些由铁岭团县委、铁岭县机关工委等部门组织招募的1801名志愿者,只是全部保障体系中的一环。在他们的身后,是多部门的协同保障:公安干警全程守护赛道安全,卫健局安排的135名医护人员和13辆救护车随时待命,住建局安排环卫工人凌晨清扫赛道、投放200个垃圾桶并实时清理,交通局协调公交车为选手提供免费服务并调整运营时间……各部门通力协作,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程的安全服务网,让温暖贯穿赛事每一个角落。

“温暖瞬间”在赛道上也是随处可见:一位选手小腿突然抽筋,医疗站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屈膝帮他拉伸、喷药,轻声安抚“别慌,缓一缓再跑”;选手重新出发时,志愿者紧追几步,大声喊“用脚后跟着地,慢慢跑!”补给站里,跑友们互相递水,有人调侃:“都怪你们跑太快,把火勺都吃没了”,一句话逗得全场大笑,紧张的赛事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半程赛道的“最后一公里”:一位选手脚步有些踉跄,身旁素不相识的跑者立刻放慢速度,伸手扶住他,“最后一公里,咱一起冲!”两人肩并肩,步伐从“错落”到“一致”,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冲过终点。“本来想放弃的,是他拉了我一把。”受伤选手眼眶微红,“铁岭不仅赛道美,人更美。这份情,我记一辈子。”
当暖阳为莲花湿地镀上金边时,最后一名跑者冲过终点,手中的奖牌映出柔和光彩,“莲花绽放”的图案仿佛被点亮。细细看去,今年的奖牌别具匠心:绿色几何线条勾勒出清雅的莲花,中心灵动的图案取材于东北二人转手绢,轻轻一转,便寄托着“快乐和美,时来运转”的美好祝福,也将铁岭独特的风土人情凝聚在这枚小小的奖牌中。

一场“铁马”,跑活了一座城。越来越多的人因奔跑而见识了铁岭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人心之暖,“快乐铁岭”这张名片,也越发闪亮动人。正如赛道旁的标语所言:“跑过一次‘铁马’,爱上一座铁岭”,这里的奔跑没有终点,因为每一次出发,都是与这座城的新约定。
(铁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