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书架”到“货架”】涪陵这家企业为锂电池穿上“防护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44:00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开栏语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探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即日起,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开设《从“书架”到“货架”》专栏,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展现涪陵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方面的典型经验和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坐落于涪陵白涛的重庆斯托赛克塑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斯托赛克”),是一家在包装产品领域精耕细作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公司以“技术产业化”为核心驱动力,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推动自身新能源铝箔产能较去年同期增长84%,更为涪陵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斯托赛克

走进斯托赛克的铝箔袋生产车间,各类生产设备有序运转,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每天,5000余条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铝箔袋从这里下线,发往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核心企业。这些看似普通的银色包装袋,却具有密封性、遮光性强等优点,将极大地提高锂电池运输安全性能,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指定包装方案。

公司生技部经理黄莉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锂电池运输包装对安全性、精密性需求陡增。2021年,重庆斯托赛克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斯托赛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链铝塑膜包装,现年产300万条铝箔袋,产品远销美国、印尼、摩洛哥等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随着市场对袋型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之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铝箔袋业务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我们还将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黄莉说。

斯托赛克生产车间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优秀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斯托赛克在近5年共投入超3000万元研发资金,打造拥有40余人的新能源电池车材料包装赛道人才科技团队,累计获授权专利112项(含3项发明专利)。针对二类、三类危险品运输痛点,企业首创的D型集装袋抗静电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在和长师合作研发,正准备和哈工大合作关于材料结构的研究,这项全球领先技术可将安全风险降低5%左右。

2024年,斯托赛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1.1%,预计今年开始保持25%的复合增长率。斯托赛克副总经理代祥惠说:“下一步,斯托赛克依托‘质量立企、技术强企、服务兴企、人才托企’战略,推动企业朝着专业化、国际化、资本化迈进。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在绿色新材料研发上发力,聚焦D型集装袋的首创研发与铝箔袋的结构创新,打破传统壁垒;另一方面,借助政府扶持、引入高校博士团队,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AI智能机器人,优化部分手工程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快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技术论坛,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树立行业标杆,助力涪陵区经济发展。”

原稿点击:【从“书架”到“货架”】涪陵这家企业为锂电池穿上“防护服”-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