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珠海出台全省首部行政执法全过程精准普法工作指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1 18:11:00    

近日,《珠海市行政执法全过程精准普法工作指引》正式出台,这是广东省首部专门规范行政执法全过程精准普法工作的系统性指导文件。

《指引》全文共七章39条,其制定实施标志着珠海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精准普法、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探索行政执法争议实质化解新路径等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行政执法领域普法工作机制创新提供了“珠海样板”。

突出工作融合

破解执法普法“两张皮”难题

《指引》着力破解长期存在的执法与普法相脱节、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全过程融入机制,推动执法流程与普法工作无缝衔接。

针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中的痛点难点,《指引》创新性地将行政执法全过程普法具体化,明确执法单位在立案、调查、决定、执行等执法场景中如何开展针对性普法工作。

《指引》要求执法人员需根据相对人的身份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性质等因素,灵活运用口头告知、文书说理、案例解读、风险提示、合规建议等多种方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落下去”,切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五大环节

构建全流程普法应用场景

《指引》系统梳理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五个关键环节,分别提出精准化普法要求。

在行政许可环节,重点要求对不予许可、告知承诺及现场核查等情形进行释法说理;

在行政检查环节,重点要求推行“检查+普法”模式,通过发放指引、合规建议等方式引导企业守法;

在行政处罚环节,重点要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于告知、听证、决定书中融入法理阐释;

在行政复议环节,重点要求加强审理过程中的法律解读和争议疏导,促进纠纷实质化解;

在行政应诉环节,重点要求围绕行政行为合法性与适当性充分说明事实与法律依据,配合法院定分止争。

建立四项机制

保障精准普法常态长效运行

为确保精准普法工作常态化开展,《指引》从四个维度构建保障机制。

强化能力建设,要求各级执法机关定期组织开展精准普法专题培训,将普法能力纳入执法资格培训和日常考核范围,全面提升一线执法人员释法说理、沟通协调、舆情应对能力。

建立案例释法制度,推动建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定期征集、发布和解读机制,选取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案例,通过权威渠道向社会公开,增强普法工作的生动性与说服力。

创新智慧普法,鼓励执法单位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分析不同群体普法需求,跟踪评估普法实际效果,实现普法内容精准投放和普法策略动态优化。

强化评估反馈,将精准普法工作成效纳入本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各项要求真正落地见效。

来源:广东司法行政、珠海市司法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