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快评|除了“搞怪”,村支书们还要“真有料”

来源/安州区委宣传部
纵览新闻评论员 张子涵
为了宣传家乡的油菜花,四川绵阳秀水镇党委书记冯胜国带着另外3位干部,在花田里跳起了抖音魔性舞蹈“李羲承进行曲”,动作笨拙,胜在真诚,视频短短几天播放量破亿,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期,又有不少村支书拍起了“被驴踢”后踉踉跄跄爬起来,宣传家乡农产品的搞笑视频,流量颇高。
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乡村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实困境下,村支书们放下身段、主动作为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基层干部突破传统形象桎梏,利用新媒体手段解决农民实际困难的做法,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创新和担当精神。网络的力量强大,如果因为一个短视频的爆火,带动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带富了一方群众,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乡村干部们利用短视频做创意宣传也是把双刃剑。有网友锐评:第一个是新奇,第一百个就是东施效颦。村支书“花式整活”集中爆发后,跟风模仿的问题逐渐严重,当所有油菜花田都“长满”村支书,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受众很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审美疲劳。
另外,个人IP的打造也有关注重心偏移的可能。比如,很多网友把关注点放在干部们的颜值上,甚至有的视频过于宣扬这种“颜值主义”。身为基层干部应该把牢底线,毕竟为家乡代言是为了家乡发展,而不是为了自己“出道”。
各地在发布类似宣传短视频之前,建议还是对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多花些心思和力气,毕竟这些基层干部代表的是政府形象。发布的视频内容如果低俗、不雅观,或有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势必会影响政府形象。基层治理的核心资本应当是公信力和专业性,而非一味娱乐化地“博眼球”。当村支书的形象被过度消费,当“搞怪”渐成标配,甚至出现为了为吸引流量而刻意低俗化的倾向时,我们不得不警惕基层干部创新有滑向形式主义的风险。毕竟关注和热闹只是一时的,如何在吸引大众目光后真正让乡村“长红”,才是每一位基层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各地的宣传创新也不能止于表面热闹,更需要实质内涵。“让人民笑得下巴脱臼”的同时,也要让宣传的力量真正惠及人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今天,村支书作为“领头雁”,他们的自我定位与行为模式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思考的是,除了搞怪的“尬演”,村支书还能如何更有“创意”地服务群众!
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需要的是深耕而非浅尝辄止。村支书们的创新热情如同春雨般珍贵,但只有浇灌在实处的雨水才能真正催生出硕果。当我们赞赏基层干部放下身段的同时,更期待他们破除思想上的条条框框,想出为乡亲们服务的好办法。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搞出既有创意又接地气、既吸引眼球又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毕竟,衡量基层创新的标准,从来不是上了多少次热搜,而是为乡亲们办成了多少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