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行动】绥阳:文明馨香浸润群众心田 文明触角深植诗乡大地
夏日的枧坝镇山清水秀,广袤的稻田宛如绿色锦缎装点大地,一株株青翠欲滴的稻苗在阳光下恣意生长,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
而与之相映衬的,是黄鱼村黄鱼江畔传来的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绥阳县2025年“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现场。只见夏日的朝阳洒在稻田埂上和人们的笑脸上,青山绿水间,文明新风与美好景色同频共振,为这场意义十足的活动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

曾经的黄鱼村,升学、入伍、祝寿、乔迁……办宴席的名目繁多,宴席多的时候群众一天能参加三四场,负担沉重,苦不堪言,不去伤了“人情”,去伤了家庭,人们都怨声载道。

“当时滥办酒席的人太多了,一天就在吃酒,农活没有时间做,经济负担也重,但最近这一两年基本上歪歪酒没有了,红白喜事都不能超过3天,大家都没有负担了。”群众石昌强回忆道。
石昌强口中的变化缘何而来?
事情追溯到两年前的一次坝坝会,当提起滥办酒席这个话题时,大家都觉得滥办酒席这件事必须要团结起来,于是当时人们便请村委会一起商讨完善村规民约事宜,并纷纷在“村规民约”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并按押,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表达着他们共同抵制歪风邪气的决心。

如今的黄鱼村因为两年前人们思想的转变,文明新风早已“涤荡”陈规旧习,健康向上的乡风民风愈发醇厚。“我们村的这个村规民约,在2023年签字按手印后滥办酒席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家邻里关系也处好了,也更团结了,各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黄鱼村群众王历均感慨道。
时下,漫步黄鱼村,文明新风如春风拂面,让乡村处处焕发新颜,而该村的优秀做法,也让枧坝镇找到了树立文明新风的有效途径。“自从我们村签订了寨规民约,我们乡镇的其他村都是跟着这样办,大家都把文明新风尚抓在手上,落实到实处。”枧坝镇黄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成梅说道。

语罢,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遵义市精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黄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朝辉,县政协副主席田茂平出席活动。热情洋溢的芦笙舞跳出了绥阳儿女的文化自信,也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理论宣传二人讲,小品《做酒》,顺口溜《厚养薄葬文明风》,《公民道德歌》等节目轮番上演,群众时而认真聆听,时而忍俊不禁,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在一次次的掌声欢呼中,文明新风也随着欢声笑语越过一个个山丘飘向远方。
在小品结束后,群众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贴实际的语言,激昂的情绪,在场的人无不动容,现场还进行了村规民约的签订,群众坚定的眼神便是此次活动的生动表现,此刻,酒席的人间烟火气,回归到了人们心中最本真的那份温情。

“我们为这个小品差不多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是自己参加进来的,因为这个小品是以破除陈风陋习来创作的,也希望通过这个小品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为我们的文明乡风贡献一份力量。”参与小品《做酒》的黄鱼村群众何怀敏说道。
“自从要举行乡风文明活动以来,我们的群众大力支持,不管是从道具还是节目,都十分尽心,而且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