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宁夏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0:19:00    

来源:【宁夏日报】

晨曦初露,在黄河边,青铜峡市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查着河湖;银川市民大厅里,创业者李先生2小时58分就拿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喜悦溢于言表;同心县诉前调解室内,人民调解员马希伟操着乡音,巧妙化解一起邻里多年的土地纠纷……宁夏以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为笔,精心勾勒着一幅“立法有质、执法有度、服务有情”的生动画卷。

5月7日,宁夏向中央依法治国办提交了一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亮眼答卷:54项整改措施精准落地,20个具体问题全部销号,一批市场主体关切的法治堵点被打通,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法治思想扎根黄土高原

“今天的常务会前学法,我们解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条例……”在自治区政府的会议室里,主要领导带头学法的场景已成为常态。2024年,这样的“法治课堂”在宁夏各级党政机关开了1.5万场次。

10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治、100%重大决策审查率、96.3%法治政府工作报告及时公开率,这些关键数据生动折射出“头雁效应”的强大引领力。

石嘴山市紧盯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问题整改,聚焦未成年人法治保护,专题听取相关部门汇报,推动出台未成年人法治化保护方案,制定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落实33项具体措施,实现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置率达到100%,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府院联动机制打破行政与司法壁垒,实现“双向奔赴”。全年76场联席会议中,吴忠市某行政诉讼案通过“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成为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的“宁夏样本”,为法治实践提供宝贵经验。

良法善治守护万家灯火

“这条电动自行车充电规范修改得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立法听证会上,银川市兴庆区居民王女士的建议被写入条款。2024年,宁夏扎实推进立法工作,完成46件法规规章立改废。社会救助条例等民生立法项目专班深入基层,驻地调研成为常态,让法规更接地气、更暖民心。

第五届自治区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律师回忆:“在葡萄酒产业扶持政策论证会上,我们连夜梳理出7条国际合规风险点,最终促成了‘贺兰山东麓产区保护’专章。”某经济合作社不服平罗县自然资源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一案,经协调沟通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平罗县自然资源局综合考虑违法性质、违法情节以及落实整改等因素,为合作社减少13.8万元罚款,彰显法理力度与情理温度。

2024年,宁夏推出451项包容免罚事项,市场监管领域“说理式执法”让行政处罚决定书变成普法教科书。

在黄河保卫战中,“河长+检察长+警长”机制高效运行,年均巡查河湖近30万次,助力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进出,河湖“四乱”等问题动态清零。

凌晨4点,西北最大村级活畜交易市场单家集灯火通明,西吉县执法、司法等部门协同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交易秩序,推动肉牛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宁夏营商环境法治化“50条”中,“涉企行政执法观察员”制度尤受好评,50名企业家持证监督执法过程,为优化执法环境注入民间力量。

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可感可触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掌上好办”APP让外地投资者足不出户在线完成8项审批,电子签名页面上“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码”可随时扫码投诉,让办事更便捷、更透明。

“从签约到投产只跑了一次!”闽宁产业园某闽商企业负责人的感叹,背后是“3小时企业开办”“百所联百会”等机制的持续发力。

在贺兰山东麓,法律服务团为酒庄梳理合同风险时发现的“橡木桶进口关税争议”问题,直接推动海关专项政策出台,扫除葡萄酒产业发展障碍,解锁产业发展的法治密码。

“没想到行政复议这么快!”农民工马某的工伤认定争议案在14天内化解,这得益于宁夏首创的“复议员+专家陪审”模式。2024年,全区行政复议量同比增长109.6%,而败诉率下降至13.76%,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这也直接见证着行政复议公信力显著提升。

在“全国模范调解员”王兰花工作室,一面写有“十年积怨三日解 法治春风润心田”的锦旗,是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是法治温情的生动写照。自治区信访局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的数据显示,86%的涉企信访事项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某开发区土地补偿纠纷案因导入诉讼程序,避免了一场群体性事件。

从六盘山下到黄河两岸,从立法调研的田间笔记到执法记录仪的影像存档,2024年宁夏法治政府建设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法治是最好的发展软环境”的深刻内涵。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宁夏正以“先行区”的担当,书写着新时代的法治答卷。(宁夏日报记者 马忠)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