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黄台岗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元调解促和谐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璘彬 岳舜文
“真是没想到,僵持好几年的疙瘩,被调解团解开了!”8月18日,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矛盾纠纷化解听证会上,勾营村村民李某紧握住该镇人大主席的手,难掩激动。这场因土地承包流转起、拖了6年的纠纷,经镇党委统筹,人大主席团牵头、多部门联动调解,终得“案结事了人和”,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添上生动注脚。

党建引领,筑牢纠纷化解“压舱石” 2019年3月,勾营村李某兄弟与周某签土地租赁合同,后因土地用途变更分歧,协商无果矛盾激化,影响邻里关系。“农村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关乎群众利益与乡村稳定。”镇党委副书记表示,镇党委将矛盾化解作为“书记工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把党支部建在调解一线,让党员成化解矛盾主力军。针对此土地纠纷,镇党委第一时间启动“党建 + 信访”联动机制,由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整合信访办、综治办、派出所等力量,联合勾营村党支部组专项调解团,确保化解有力度、有温度。
人大搭台,激活多元共治“动力源” “大家有诉求尽管说,今天依法依规把问题解决好。”听证会上,镇人大主席的话让双方神经放松。为保调解透明,镇人大主席团安排听证会全程录音录像,邀村民代表列席监督,环节全“晒”阳光下。听证中,李某兄弟指周某擅改土地用途违约,周某称已付租金、对方要求无理。调解团耐心听陈述、核合同、问细节。镇信访办主任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释法明理:“土地流转遵‘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擅自变更合同。” 会后,调解团赴现场勘查、走访村民。信访办副主任提议用“背对背”调解法,对李某兄弟从邻里关系长远劝,对周某讲违约法律后果、算“法律账”“人情账” 。

多调联动,绘就乡村和谐“同心圆” “都是乡里乡亲,各让一步吧。”经调解员反复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周某补偿李某兄弟部分损失,李某兄弟不再追全额赔偿。签字时,两家人握手言和,重现久违笑容。 这起纠纷的化解,是黄台岗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实践。近年,黄台岗镇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人大牵头、多部门联动、村级参与”矛盾化解体系。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育“乡村调解能手”;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建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化解矛盾不仅要‘息事宁人’,更要‘源头治理’。”镇综治办主任介绍,黄台岗镇结合常态化普法,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以案释法、文艺汇演等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今年上半年,全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起,调解成功率达98% ,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从土地纠纷到邻里摩擦,从家庭矛盾到经济纠纷,黄台岗镇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乡情为纽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构建起了多元调解机制如细密网,兜住百姓烦心事,网住乡村和谐与安宁。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