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石大冶“解纷超市”:千余个综治中心全覆盖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30日电 (记者 武一力)步入大冶市综治中心大厅,立体化的矛盾化解服务体系在这里依次铺展。11个窗口定位精准、明亮有序;矛盾纠纷调解室、网格化管理中心办公室、政法智能化应用指挥中心等多个功能室布局井然。

在大冶市综治中心,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经信、住建等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方式,将多方平台资源向中心汇集。
如今这里,就是一个全品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解纷超市”。
“在黄石,这样的‘解纷超市’已在市本级、7个县(市、区)、55个乡镇(街道)、1011个村(社区)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黄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综治中心不仅圆满解决问题,还帮忙省下了不少费用!”3月27日,“荆楚政法基层行”采访团来到大冶市综治中心,正在接受回访的陈婆婆说道。
陈婆婆的孙女因为家庭关系问题一直未登记户口,眼看着8岁的孙女因户口问题迟迟不能办理入学,她找到了大冶市综治中心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收到求助后,我们立即联系网格员深入社区走访核实情况。”家调委调解员郭燕说道。
为解决迫在眉睫的上学问题,郭燕主动联系教育部门说明情况,并申请为小孙女安排了最近的学校。后期,大冶市综治中心还将继续关注回访陈婆婆家中情况,争取彻底帮助孙女解决户口问题。
大冶市向阳社区兴盛花园小区二期居民曾经常被“用水难”困扰。
这个建于2010年的8层楼小区,随着近些年周边高层电梯楼盘的开发,常常遇到水压低、群众用水难的问题。
居民曹梅芳告诉记者,起初居民们在自家安装了小型加压泵,避开用水高峰期还能正常接水。2020年开始,加压泵也满足不了用水需求,有时洗澡连热水器都打不着。长期积压的矛盾在物业费收缴时爆发:部分居民因用水问题拒交物业费,而物业后续采取的断水措施,更导致矛盾激化升级。
向阳社区闻讯立即向东风路街道综治中心汇报情况,并联系自来水公司连夜恢复供水。综治中心经过研判讨论,积极与城投公司、住建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单位联系,邀请自来水公司、物业、开发商以及居民代多次召开协调会,确定了开发商和自来水公司出设备、物业腾泵房、居民承担电费的方案。
为尽快统一群众意见,东风路街道综治中心成员和社区干部一起发动下沉党员、业委会成员、群众代表每家每户上门做工作,在一个半月内筹集了电费使用相关资金,赶在2025年春节前完成增压泵安装。随后,附近存在同样问题的两个小区也效仿该解决方案进行协商处理,彻底解决了涉及3000多名群众的用水难题。
“现在用水一切良好,家里每月平摊增压泵电费不到3元,比之前自己购买小型加压泵的费用还低!”曹梅芳满意地说。
如果说用水难题是“慢性病”,那么黄石市青山湖社区的“施工风波”则是突发“急症”。
今年3月,青山湖社区内一处施工项目配套卫生间选址距居民楼不足10米,引发周边居民强烈不满。
“化粪池建在家门口,夏天怎么开窗?”有居民拨打110报警反映情况,要求立即拆除卫生设施。
依托综治网格化平台,该非警务警情被迅速推送到黄石港街道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组织下,社区网格员当天便在工地周边走访小区居民,详细记录诉求并安抚情绪。与此同时,针对居民“要干净环境”和施工方“保项目进度”的诉求矛盾,区综治中心研判、派单,联动责任部门,指导街道综治中心牵头搭建协商平台,组织专项工作组、居民代表、施工方召开恳谈会,双方初步达成“暂停使用、另寻选址”的共识。
“感谢综治中心的帮助,协调了工地周围医院、企业的多处公用厕所,供我们工地工人日常使用。”项目生产经理李先生说。如今,原有的卫生间已被改为项目仓库。
“通过综治中心统筹充分发挥协调功能,健全多元共治机制,就能将矛盾纠纷转化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契机,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青山湖社区党委书记缪华说。
黄石市综治中心主任张琦介绍,该市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各级综治中心坚持开门接访,建立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跟踪回访、抚慰救济等机制,“一站式”为群众解困纾难,群众“解纷找综治中心”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
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推进基层治理的“大事”。
2024年以来,黄石市各级综治中心办理网格上报、重点部门推送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超7.2万余件,办结率99%以上,不断完善即接即办、会商研判、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反馈回访等“一站式”服务管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