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出台全国首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新规,5月1日起施行


金融企业能精准预判天气变化优化风控模型,航运公司可实时获取气象预警保障航行安全……这些智慧场景即将在浦东加速落地。今天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发布全国首部聚焦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地方性法规——《浦东新区促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若干规定》,从16个方面构建制度闭环,为数字经济注入“气象动能”,金融、航运等领域将率先受益。该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气象数据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但是分散的数据就像散落的拼图较难发挥作用。浦东新区气象局局长王岩坦言,当前全国气象数据存在来源分散、权属不清、流通不畅等瓶颈。“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象数据与相关行业企业数据融合应用,特别是金融、航运、低空经济等行业领域发展对气象数据需求尚不能得到满足。”
未来,针对数据流通堵点,浦东推出多项机制:自贸区将试点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将数据分为禁止出境、限制出境、自由流动三类,清单外数据出境实行“免评估”备案制,探索构建境内外数据双向通道;动态更新气象数据开放目录,编制目前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的气象数据免费共享目录,降低企业数据获取成本;建立分级授权运营机制,通过上海数据交易所对气象数据产品挂牌交易;建“身份标识+可信空间+协同监管”体系,气象、网信、公安三部门实现数据流向联合监管。同时,新规聚焦金融风控、智能航运、低空安全等六大领域建立场景评估绿色通道,并将对智慧物流、绿色金融等多个标杆场景给予专项支持,推动气象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深度融合,预计3年内形成5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
据介绍,新规是《上海市气象条例》落地后,对《条例》里“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专章的细化创新,将要推出的社会气象观测数据登记赋码制度、支持气象数据境内外流通的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等创新,填补了国内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制度空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浦东经验”,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