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后期老打败仗?姜维临死前道出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写道,刘备曾经遇到过水镜先生,向他咨询人才,水镜先生看他与自己有缘,便对他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指的是庞统;而卧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刘备这位在三国时期好运的人,不只得一,还得了二,然而最终得了这天下的还是曹氏家族。庞统帮助刘备用计谋平定西川,还是治理一方的一把好手,可惜死得早,偏偏在刘备事业发展期死了。诸葛亮更不用说,空城计、七擒孟获等都是大家知道的故事。
五次北伐
手下谋士对于刘备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刘备统帅的作用,却是在《三国演义》中被削弱的不剩毫几,动不动就哭,不听诸葛亮的劝,执意为关羽报仇,最终张飞被杀,白帝城托孤。身为一方势力的统帅,刘备真的那么差劲吗?鲁迅又为何评价三国中的刘备“刘备之德近乎伪?”我们可以看出来,事实并非如此。失去了刘备之后的诸葛亮,组织了五次北伐,却是屡败屡战,最终病死五丈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姜维临死前道出原因。
原因其一
第一个原因,自从刘备死后,蜀国开始了派系之间的内斗。身为荆州派的诸葛亮作为蜀国的“相父”对另一派益州派有排斥,但是刘禅却更多的时候是站益州派的。诸葛亮出去打仗,朝廷中的事务被交给益州派的李严来处理,在战事上前方与后勤上的脱节,是北伐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其二
第二个原因,其实是诸葛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统帅,战场上的指挥家。在刘备去世前,诸葛亮的治国之能,主要是外交、行政管理这块,即便真正参与战争,多是提供战争策略当参谋。在蜀国,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统兵作战,诸葛亮甚至还没有刘备有经验。毕竟军师和统帅不同,就像参谋与司令不同,奇策只能偶尔发挥奇效,当天才站错位置,最后也只能饮恨而终。
原因其三
第三个原因,便是知人善用的人事任免能力。真正优秀的领导,还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都知道曹操多疑,但细想,自从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事情,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这位“相父”一人来处理,何尝不是一种多疑。也正是这样的情况,才导致诸葛亮不停北伐,硬生生把自己身体拖垮,病死五丈原。自诸葛亮死后,他的继任人姜维,先后进行了7次北伐,被刘禅敕令投降,死之前大喊:“一切都是天命,天命难违!”也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逆天命也要守护蜀国,就是诸葛亮对刘备的一腔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