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基数调整怎么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07:29:04
公积金基数调整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调整基数的起始时间
一般情况下,公积金调整基数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1日。
确定调整基数的计算期限
一般情况下,公积金调整基数的计算期限为上一年度的12个月。
计算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为: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除以12。其中,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奖金、津贴等。
确定公积金调整基数
公积金调整基数的上限为本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60%。
具体操作流程
收集数据
收集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奖金、津贴等。
计算月平均工资
将工资总额除以12,得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确定上下限
根据本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确定上限,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60%确定下限。
调整基数
将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与上下限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公积金调整基数。
执行调整
按照调整后的基数计算职工和单位每月应缴存的公积金金额,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整。
示例
假设某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为24万元,计算过程如下:
1. 月平均工资 = 24万元 ÷ 12 = 2万元
2. 公积金调整基数上限 = 3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3 × 2万元 = 6万元
3. 公积金调整基数下限 = 60%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 60% × 2490元 = 1494元
因此,该职工的公积金调整基数为2万元,最高不超过6万元,最低不低于1494元。根据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例(例如12%),可以计算出每月的缴存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