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取保候审到期怎么解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05:42:24    

取保候审到期后解除的流程如下:

自动解除

如果取保候审期满后,嫌疑人未接到任何通知,可以视为自动解除。此时,嫌疑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应继续保持警惕,以防案件有新的发展。

申请解除

由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委托人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公安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要求。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确认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案件承办人填写《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和《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

办案人员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同时,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需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

变更强制措施或解除取保候审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案件情况发生变化,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这可能是案件进展顺利,也可能是案件证据不足,不再需要继续取保候审。

办案机关主动及时解除

如果办案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办案机关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法律规定主动、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及时通知取保候审人及有关单位。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通知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决定机关在取保候审到期时决定如何处理,比如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执行刑罚,并出具相应的法律文书。

总结:

取保候审到期后,解除流程主要包括自动解除、申请解除、变更强制措施或解除取保候审、办案机关主动及时解除等几种情况。具体操作时,被取保候审人或其委托人需要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等程序,最终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及相关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