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第一届残奥会为什么选择了这个瑞典小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28 09:25:04    


冬残奥会传承的不屈精神,其实从第一届冬残奥会——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冬残奥会就开始了。

如果以上帝视角俯瞰恩舍尔兹维克(Örnsköldsvik),你会发现这座位于瑞典东北部的城市的地形相当破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像一座漂浮在临界冰点处的冰山,在波的尼亚湾中部沿岸裂解出5600余座岛屿。

山海阻隔、冬长林深,大自然为这处北极圈边的小城加上了诸多封印,却没能阻止它连接世界的雄心。就像冬残奥会上那些行走不便却渴望飞翔的运动员,这个交通曾经极其不便的地方在城市发展与能源开发上一次次踩上滑雪板,腾空、跃起,让世界一次次看到它的无限可能。

恩舍尔兹维克所处区域,是瑞典特有的地理景观“高山海岸”的中心地带,这里有着世界上最高海拔的海岸线,悬崖峭壁直插入海,景色十分壮美。 2000年,这一独特地质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也成为瑞典旅游部门推荐景区之一。

恩舍尔兹维克是高山海岸最重要的食宿接待区和游客中转站。当地最热门的旅游项目,是一处长达200余米、垂直高度30余米的“一线天”。穿越这处刀削斧劈的花岗岩天然走廊也别有洞天,高海岸上山与海的激烈对垒总在不经意处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在地球史中,一万年快如转瞬,但在人类历史上,恩舍尔兹维克却算得上历史悠久。剧烈的地壳运动不仅产生了赤红的炫彩岩壁,其岩石中还储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铁矿砂,公元前1700年,恩舍尔兹维克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到公元100~600年的罗马帝国时代,这块山上有木材、山中有铁矿的土地被嗅觉灵敏的工商业者发现,人们迁居于此,还建起了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锻造厂。如今,这处叫作吉恩福恩比的古代遗迹,也已成为恩舍尔兹维克人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竟是苦寒之地,交通不便,在这处锻造厂没落之后,恩舍尔兹维克的工商业文明再次沉寂,此后以渔猎海盗为生的维京人和以养鹿为生的萨米人轮番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许多交通阻隔的村落。

进入工业社会后,木材、铁矿成为瑞典的支柱产业。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恩舍尔兹维克的资源优势得以凸显。工业化交通设施把曾经鸡犬相闻、来往艰难的村落连接到一起。19世纪末期,以恩舍尔兹维克为中心的市镇终于形成。

在其后的100多年里,恩舍尔兹维克的对外通道日益丰富,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和火车将城市与世界相互联通,其中位于E4高速公路上的悬索桥主跨径长达121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十座悬索桥之一,被称作瑞典的“金门大桥”,行走其上,都可以想象到当初工程的艰难。然而一切都很值得,天堑变通途后,这个旅游、矿产和木材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城市焕发了生机。

为恩舍尔兹维克这个城市命名的,是瑞典的少数民族萨米人。这是一个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游牧民族,他们吃的是鹿肉,喝的是鹿奶,穿的是鹿皮,出行则依靠鹿拉雪橇。在平安夜,乘坐九头驯鹿拉的雪橇去走访千家万户,给孩子们分发精美礼物的圣诞老人,就是依他们的形象而设。

除了童话,考古也为这里的滑雪历史提供了实证支持。1921年,在距离恩舍尔兹维克约100千米的地区发现了距今4500年的滑雪板,证明了这一区域的人类最早是以滑雪为出行方式的。

“冰雪奇缘”并非偶然,古代居民形成滑雪习惯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有降雪,恩舍尔兹维克周围为河流湖海所环绕,水汽浓郁,雪量丰厚;二是能存雪。这里纬度接近64度,距离北极圈只有一步之遥,冬季漫长且寒冷;三是有木材,这里古代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四是有坡度,恩舍尔兹维克天然的波浪状地形非常适合给滑雪者增速加油,让他们享受雪上飞翔的乐趣。而上述条件,也是第一届冬季残奥会选择这里召开的地利因素。

而“天时”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残疾老兵想通过冰上运动,重获驰骋的快乐,重拾自由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尊严,这推动了残障者冰上运动的发展。在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举办52年后,第一届冬残奥会于1976年在恩舍尔兹维克开幕。这届冬残奥会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98名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2个项目、5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精彩的比赛不但带给全球残障人士巨大鼓舞,也展示了全体人类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决心,冬残奥会从此被当作一个新的传统继承下来。

恩舍尔兹维克举办冬残奥会还有“人和”优势,这里冰雪运动传统悠久,尤其是冰球运动久负盛名,是瑞典鼎鼎有名的强队“魔道”队的主场,这场开在家门口的国际冰雪运动会受到了恩舍尔兹维克全体市民的支持和欢迎,开办十分顺利。

恩舍尔兹维克人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傲寒凌雪的热情,也为他们开辟了商业领域的可能,这个仅有3~4万常住居民的小城是高端户外品牌北极狐的诞生地。不管是涂以石蜡和蜂蜡的防风防水面料、双层填充羽绒服,还是早期开发的符合人体工学的背包,都是为冰雪运动爱好者量身打造的。这个看似小众品牌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它的发明者生在冰雪中,长在雪橇上,最明白冰雪运动者的需要。

2018年,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在恩舍尔兹维克思古乐森林国家公园徒步旅行

北欧人普遍热爱自然、崇尚简朴,瑞典人对大自然的态度也充满谨慎与敬畏,尽管森林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60%,林业及其相关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他们并不急功近利,坚持发展可持续林业,将每年的木材总采伐量严格控制在自然生长量以内。这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稳定状态。

靠近海岸,拥有港口,恩舍尔兹维克也是瑞典重要的木材出口和纸浆、林产化工生产地。纸浆生产耗能巨大,在瑞典能源总消耗量中超过四成,是瑞典碳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传统的纸浆生产污染排放十分严重,而波的尼亚湾是一个被陆地严密包围的内海,废水处理和环境承载能力很弱,造纸废水既影响居民健康,也严重影响整个高山海岸地区生态,与恩舍尔兹维克旅游城市的定位相矛盾。

在砍伐总量受限、碳排放受限、环境承载量受限的前提下,发展涉林工业与经济需要另辟蹊径。建于1908年的木材精加工企业杜姆舍通过多年探索,将解决矛盾的出路定位在不排放任何污染废弃物的极致化工上,“从树中获得更多”是这家恩舍尔兹维克化工企业的经营理念。他们将会造成严重污染的造纸黑液变废为宝,通过加工处理,既可生产电力抵消生产用能,通过电网向外输出电力,气化后还可生产二甲醚和乙醇等生物质能燃料。在避免污染的同时,他们真正做到了把木材的价值利用到极限——在不增加砍伐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产业 附加值。

瑞典这一领先世界的生物燃料技术也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当下,沃尔沃的部分车型就已经使用了生物燃料,并设计了合理的燃料配送体系,以实现可再生的二甲醚、乙醇等生物燃料替代不可再生的汽柴油等燃料。为此,瑞典已经形成了生物燃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闭环商业链条,这将成为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新路。

相关文章